母親節過掉了,祝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也希望每一天對於你們來說都很幸福愉快。
不過今天想聊聊的,是社會對於「女性必須成為母親的期待」以及「對於母親必須無條件付出、無條件犧牲的期待」。
文會很長啦,不想看就不要看,少在那邊嘰嘰歪歪閱讀能力差還自豪得要命,如果根本連閱讀這些文字的耐性都沒有,就不要針對這篇做評論喔,因為你根本連試著去理解我在說什麼都辦不到,又怎麼能夠對此作出評論呢?
———————
最近少子化問題吵得沸沸揚揚,對於台灣人為什麼不想生小孩,各界都有不同見解,別人怎麼樣我不敢說,畢竟也不是什麼專家不是什麼學者更不是個媽,只敢講講我自己的狀況。
我25歲那年結婚,結婚快要7年,老公只有3個姊姊,沒有其他兄弟,本來是想說:「不急著生小孩,大概30歲左右再生也不遲。」
不過到現在已經32歲了,卻還是覺得:「現在這個當下的我,還不想生。」
我本身從來不是喜歡小孩的人,世界上大部分的小孩都不會覺得可愛,即使是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可愛的小孩,我也能很容易地看到他們的討厭之處。即使沒做什麼,大部分的小孩也會出於本能對我心生畏懼、即使扮成小孩最愛的艾莎公主,他們還是會一邊驚喜一邊覺得怕爆。
相較之下,我的動物緣非常非常好,路邊隨便一隻狗狗幾乎都會主動跑來任我搓揉,綁著牽繩的狗狗也會朝我撲過來,陌生的貓咪會跑來睡在我身上,是個完全可以當狗狗保母卻無法幫朋友家人看著小孩5分鐘的體質。
當然這些不是我「還不想生」的主因,只是陳述我天生沒有那麼喜歡小孩這個事實而已。
我身邊有一部分朋友是結婚大約一年就生小孩的,另外有一小部分是跟我一樣,結婚多年,但目前沒有要生,另外還有滿大部分是未婚狀態;當然不同階段認識的朋友、居住在不同地方的朋友、職業不同的朋友,在以上這些狀態中也會有所不同。
然後我跟老公71兩個人都是自由業,他的收入還不差,只是我的收入更高一些(這些事情下次別的主題再跟大家詳細討論,我完全不覺得這樣的收入比例有任何不好,只是陳述事實),我非常非常喜歡工作也非常非常喜歡賺錢。
完成大量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會讓我心情愉快、腎上腺素分泌,發自內心覺得強大、覺得快樂。
我手邊大概有10種完全不同類型的工作在進行(所謂10種不是指10個不同案件,而是完全不同領域的事情),但除了現在在做的事情以外,其實還想挑戰更多不同類型、更多更有意義的事,甚至還想著也許哪一年要去考個藝術史研究所。(好,事實上已經想好多年了,但目前工作分配上還無法。)
我想在人類有限的生命中,盡最大可能挑戰自己。
———————
現在讓我們聊回「還不想生」這件事,先不講孩子出生後種種未知的狀況,先講懷孕以及產後恢復這件事吧!
我目前手邊大部分的工作自由度都比較高,只是工作量真的很大而已,在這其中大概只有Model工作因為常常需要穿著高跟鞋久站,是100%確定會受到影響的,一旦懷孕,孕期+產後恢復,至少要抓1.5-2年的時間是確定無法做Model工作的。
除了Model工作以外,其他工作確實不至於「直接確認會遭受影響」,但原本在一天清醒的時間之中我也許要拿出50%工作、20%運動或進修、15%做家事、15%吃飯、洗澡及通勤等瑣事,也許在孕期及產後會變得有30%的清醒時間被犧牲甚至更多,畢竟我無法知道我會極度不適還是會幾乎沒有狀況;可無論如何,能夠完成的工作以及其他事情比例勢必會大大降低,做自由業就是這樣子的,做得多就賺得多、做得少就是賺得少,而現在推掉的工作,也許以後不會再回來,這也是無法預測的。
這是在還不討論孩子照護之前就需要犧牲掉的事情,身材走樣、生產之痛,甚至生命危險這些就不多說了。
好歹這是我自己的生命吧,一件做了可能會死的事情,我總可以反覆再三考慮吧。
產後孩子的照顧先不提白天是要自己帶、給婆婆帶媽媽帶還是找保母找托嬰,單講晚上就好了。
因為工作量大,所以我也非常重視睡眠,一定要睡得夠、睡得好,才能夠做更多工作(嗯,休息是為了做更多工作,就是這樣沒錯),但一個孩子夜晚需要照顧的時間有多長呢?是一個月、一年、還是五年十年?
一天睡眠不足,隔天的工作還能硬撐;一週睡眠不足,我還可以一邊勞累一邊期待著週末把它補回來。
那如果是一年呢?如果是五年呢?我還能像現在一樣,毫無後顧之憂快樂且有效率地做各式各樣的工作嗎?
———————
有些想法比較傳統的人可能會想:「那為什麼你要工作呢?為什麼不讓你的老公承擔整個家的家計呢?」問題是,會這樣想的人,壓根沒有想過「女生也是能夠因為工作而獲得成就與快樂的」、「在自願的情況下女生也是可以成為家中經濟支柱的」。
我對工作的熱愛到什麼程度呢?只要71想,他可以不做任何工作,只要幫我承擔家務,我可以工作養他一輩子都無所謂,這就是我對工作熱愛的程度。
只是他也有他熱愛的工作,所以在各種方面我們彼此分擔。
但再怎麼樣,生產他無法替我分擔、哺乳他無法替我分擔,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且說一句坦白點的,社會並不會期待他因為成為一個父親而需要犧牲掉什麼;社會會期待他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會期待他在事業上有更好的表現、會期待他的人生有更多突破,但不會期待他因為成為一個父親,需要捨去手邊原有的一切。
可是社會對我的期待呢?
「為什麼你還不生小孩?」、「怎麼還沒有想要生?」、「小孩多可愛啊為什麼不生呢?」、「現在試管嬰兒想要什麼性別都可以做啊,怎麼不做呢?」
社會認為我不生也許僅是因為小孩可愛或不可愛,社會認為我不生也許僅是因為無法確定小孩的性別。
社會認為我是一個生理女性所以理當成為母親,社會認為我是一個生理女性所以理當具有母愛,社會認為我是一個生理女性所以我理當在未知是否將放棄我擁有一切的情況下去成為母親。
如果可以選擇,社會是希望我成為一個傑出的女性,還是一個糟糕的母親呢?